在中医学中,慢性肝炎多归属于“黄疸”、“胁痛”、“鼓胀”等范畴,其病因病机复杂,主要包括湿热蕴结、肝肾阴虚、气滞血瘀等。以下是中医视角下的慢性肝炎类型及其临床表现。
一、湿热蕴结型
1.症状表现:患者常表现为面目及肌肤黄染,小便黄赤,胁肋部疼痛,食欲不振,恶心呕吐,乏力等。舌质红,苔黄腻,脉弦滑。
2.中医治疗:治疗上以清热利湿为主,常用药物如茵陈、栀子、大黄等。同时,患者需注意饮食调养,少吃油腻、辛辣食物。
二、肝肾阴虚型
1.症状表现:患者多表现为面色晦暗,胁肋部隐痛,腰膝酸软,头晕耳鸣,失眠多梦,口干舌燥等。舌质红少苔,脉弦细数。
2.中医治疗:治疗上以滋补肝肾为主,常用药物如熟地、枸杞子、山茱萸等。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过度劳累。
三、气滞血瘀型
1.症状表现:患者常表现为胁肋部刺痛,面色黧黑,舌质紫暗,脉弦涩等。
2.中医治疗:治疗上以疏肝理气、活血化瘀为主,常用药物如柴胡、丹参、桃仁等。患者应适当锻炼,促进气血流通。
慢性肝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调养身体,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,避免情绪波动过大,合理饮食,以达到改善症状、促进康复的目的。
下一篇:肝硬化患者的中医饮食调养秘籍